我的账户
长春信息港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长春信息港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长春信息港公众号

长春信息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是谁造就了“熊孩子”

2022-09-26 发布于 长春信息港
上海发行方电影网

“熊孩子”事件总能登上热搜,而近期却因为“熊孩子”家长的不同处理方式引起热议。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,一男童吵闹,一旁的乘客提醒反被男童家长辱骂;广州一个4岁的孩子将水果摊上的香蕉部分割坏,孩子妈妈带着孩子给老板道歉,还买下了全部香蕉当作赔礼……这一对比,不同家长应对捣蛋孩子的举措高下立见。网友就“‘熊孩子’背后到底有没有‘熊家长’”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
这实际上是借助典型案例,完成了一次对当下“家长文化”的有效探讨。“熊孩子闯大祸”固然得批评,但让人们愤怒的往往是其背后家长盲目撑腰、蛮不讲理的态度,以及“孩子的天性”“我也管不了”“又没什么大事儿”的推脱之词。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当下,竟还有辩护的声音冒出来,他们推崇“不越界”“不插手”的理念,认为“熊家长”“放养”观念没错,只是没有掌握好火候和分寸,但孩子野蛮生长未必会有坏结果,最终“时间会教会一切”。

这种观点实际混淆了育儿过程中的几个概念。不是所有的批评管教都算作打骂体罚,赋予孩子自由成长空间也并非等同于对其错误熟视无睹、无底线的退让与放纵。当下大力提倡的“静待花开”理念,其实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,且背后更有深意——要在守望与等待的过程中,用爱灌溉培育,最终实现“明德养正”。这就申明了为人父母者,养育子女不仅责任重大,还得具备眼光和智慧。但总有家长盲目跟风,只看字面不求甚解,将立意科学、先进的育儿经念歪了、念反了。

说到底,根本的症结还在“熊家长”溺爱过度,甚至失了底线。“爱子,教之以义方。”父母对子女的爱,应当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其成长,用优秀的教育促进其成材。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此已讲得透彻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孩子的童年像一张白纸,落下的第一笔颜色决定了整幅图画的基调;孩子也是一面镜子,不自觉地反映着潜移默化习得的周围人的行为。只有父母身体力行,加以引导,才能通过优良的家风,向孩子输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。

在公共场合树立规则意识,在与他人相处中保持同理心,明白做错了就要承担责任,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且必要的课程。孩子的成长要合理适度“容错”,但更得懂得及时道歉、合理补救并避免再犯,这有益于建立温暖人格,也是一个人进步的能力。倘若只会逃避、狡辩、指摘别人,于问题解决无益不说,甚至可能引起矛盾的扩大化。从这个角度说,一些“熊家长”得上上文明这门课。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泉子报道)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长春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长春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长春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长春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长春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  • 长春信息港
    1970-01-01
长春信息港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长春信息港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长春信息港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长春信息港 X1.0@ 2015-2020